期刊文章
資訊通訊科技下的審議式民主:線上與實體公民會議比較分析
Deliberative Democracy under ICTs in Taiwan: A Comparison between On-line and Face-to-Face Citizen Conference
|
第 46 期
49-106
|
2008年(民國97年)6月 |
摘要
近來資訊與通訊科技(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, ICTs)的蓬勃發展,普遍被認為具有降低決策參與成本的潛力,對各國民主深化的目標帶來希望,不論推動電子投票(e-voting),也就是在民主「偏好聚合」(preference aggregation)機制上電子化的努力,或是在線上審議 (e-deliberation)的研究與實驗,就是在民主「偏好形成」(preference formation )環節上的努力,都被視為人類社會實踐更大規模、更具品質民主形式的一種最新的契機。本文挑選後者作為討論的重心,一方面認為選舉只是民主實踐的必要條件,但並不充分;另一方面,也認知到民主討論成本昂貴的現實,讓民主審議有著比投票更大的誘因來找尋成本節制的方法,因此我們認為, 如果民主審議機制能夠利用 ICTs 低廉成本的特性,同時又能夠與實體討論保 持相同或是更佳的討論品質,則相關線上審議的決策程序,就會是下一步民主深化不可忽視的道路之一。本文目的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實務與理論雙重的意義之下,希望透過個案研究的方式,分析資訊科技對公民參與效果的差異性影響,進一步為未來藉資訊科技提升公民參與之可行性提供導引。
本文的研究方法,係藉由臺北市北投老街地區,同時以傳統面對面公民會議(face to face citizen conference),以及應用 ICTs 進行「線上公民會議」 (online citizen conference)討論都市更新的案例,以兩種會議模式與會者的前後測問卷,以及會後深度訪談為資料內容,探討兩種會議模式下的參與民眾,在政策知識學習效果、共識形成、發言效果、滿意度等層面上的差異。
從資料的分析中,本研究認為 ICTs 對於公民審議上的效果相較於傳統面對面的會議,更能夠提升政策知識的傳遞效果,讓所有與會者更有效率的獲得相關政策知識;此外,線上公民會議共識聚合的可能性高於傳統公民會議 模式;而在參與效果上,參與線上開會模式,比起傳統會議模式,更能驅動 不善於言辭民眾的講話機會與動機。不過,目前有限經驗資料下,本文期待學界,能夠有更多相關研究延續本文所提出的幾點推論,補充更多的經驗資料,讓 ICTs 與審議民主之間能夠完全的相輔相成,並在未來能夠有更有效率、更全面、更低成本的公民參與機制出現,達到民主治理的目標。
資訊科技、公民參與、電子化參與、公民會議、線上公民會議、審議式民主